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評估並控制ETF的交易成本

ETF的投資成本分成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後者之前已經有專文討論,本次則專門討論交易成本。
內容摘要:
  • ETF交易成本包括交易費、買賣價差、折溢價
  • 適當地集中買入可以降低交易費成本
  • 注意免交易費ETF的規定避免額外支出
  • 利用平均價差可預估交易成本、評估目前價差是否合理
  • 交易時段前後半小時和市場大幅波動時可能擴大交易價差
  • 盡量用限價單交易,以賣價買入、買價賣出
  • AON可避免限價單部分成交而增加交易費支出
  • 折溢價可用於評估ETF定價品質,但無法用於預估成本
  • IIV有助於提防大幅折溢價造成損失
  • IIV對國際股市、流動性差的債券、原物料等ETF會造成錯誤評估

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每年都要付出的持有成本比一次性付出的交易成本重要,但如果是比較頻繁交易的投資人,交易成本影響反而比較大。不過,實際影響到底多大,還是要具體估算比較清楚。
交易成本 ≠ 交易費
買賣ETF時付給券商的交易費 (Commission)不是唯一的交易成本。
股票市場的交易是透過競價進行交易,報價 (Quote) 系統會列出下列三個價格讓投資人知道目前的市場行情:
  • Bid (出價、買價):目前市場上買方的最高出價,也就是能夠立刻賣出的最高價格,如果你想要賣得比買價還高,目前無法成交
  • Ask (要價、賣價):目前市場上賣方的最低要價,也就是能夠立刻買入的最低價格,如果你想要買得比賣價還低,目前無法成交
  • Last (成交價):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
圖1. TD Ameritrade 的完整報價 (Full Quote)
圖2. TD Ameritrade 的即時報價 (SnapTicket with Streaming: on)
假設用市價單 (Market Order) 即時買入並賣出同一ETF,則會按賣方要求的最低賣價買入,按買方提供的最高買價賣出,則買賣之間的價差也是需要付出的交易成本,這稱為買賣價差 (Bid-Ask Spread或Bid-Offer Spread)。因為報價資料傳輸的延遲,以及下單和傳輸的延遲,實際成交價可能和我們看到的報價有些出入。如圖1圖2中的交易量(Vol)不同,即可看到傳輸延遲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真正能代表目前市場價格的,其實是沒有明列的中價 (Mid price),也就是買價和賣價的平均。嚴格來說,賣價和中價的價差是買入成本,中價和買價的價差是賣出成本,但一筆投資的完成包括從買到賣的過程,直接以整個價差來計算交易成本應是合理的做法。
報價網頁最顯著的數字是成交價,但交易清淡的證券,其最後一次成交甚至可能是數小時前的舊行情,所以參考意義比較低。一般美股的收盤價是最後成交價,而買賣價在盤後交易  (Extended Hours Trading) 時段還會繼續波動,不太容易查到收盤時的中價。不過,ETF發行公司網站公布的市價 (Market price) 就是以收盤時的中價為準 (台股倒是很容易查到收盤時的買賣價)。
此外,當市場氣氛趨多時,買壓可能推升市價導致超過ETF本身的實際價值,稱之為溢價 (Premium);相反的,賣壓可能壓低市價導致低於ETF本身的實際價值,稱之為折價 (Discount)。在溢價時買入或在折價時賣出,也會增加交易成本。不過,折溢價的問題比較複雜,後面會有更進一步的討論。
總之,ETF交易成本需要同時考慮交易費、買賣價差、折溢價三個方面。
交易費的成本計算與控制
大多美國券商是按每次交易收取固定的交易費,要評估成本時需轉換成百分比:
  • 交易費率% = 交易費 ÷ 買入金額 × 100%
所以每次買入金額越高,成本越低,適當地減少投入頻率、集中買入就可以降低交易費成本。不需要強求每季甚至每月投入,一年投入一次也沒問題,成本控制比增加投資頻率更重要。具體的論證可以參見綠角大「常見的投資謬思---定期定額,每月最好」。
當然,現在很多券商有免交易費ETF,無論如何分散買入都不致於增加成本。不過,就像前面講的,增加交易頻率未必有較好的結果,而且常常交易等同於常常看盤,會增加短期進出的心理誘惑,對於投資理念還不堅定的長期投資人來說,這會是個負面因素。一旦開始進進出出,就算免交易費,還是會有其他交易成本不斷發生。
此外,免交易費ETF是有限制,請務必注意券商規定以避免不必要的費用:
  • TD Ameritrade 必須啟用優惠才會生效,ETF買入後30天內不得賣出,否則要扣$19.99 13.90的短線交易費 (Commission-free ETF short-term trading fee)而且賣出時按後進先出的順序計算每筆買單的實際持有天數,如涉及多筆持有時間短於30天的買入交易,會收取多筆短線交易費,賣空、回補與融資斷頭均無優惠
  • Firstrade 不必啟用,但每次交易10股以上才有優惠,且買入後30天不得賣出,賣出時按先進先出順序計算每筆買單的持有天數,否則就要付常規交易費 ($6.95 2.95)
  • Schwab 不必啟用,也沒有短線限制,除了自家的Schwab ETF以外,賣空、回補均無優惠 (融資斷頭雖沒有特別列出,但這種情形一般是等於人工交易)
  • E*TRADE 不必啟用,最後一筆買入後30天內不得賣出,否則每筆賣出均要扣$19.99的短線交易費 (short-term trading fee,交易量大者$15.99),賣空、回補、buy-write交易均無優惠,ETF買入30天內不列入融資
買賣價差的成本計算與比較
買賣價差有兩種表現方式,百分率有利於計算,但金額比較方便比較報價:
  • Spread ($)  = Ask - Bid
  • Spread (%)  = (Ask - Bid) ÷ Ask × 100%
ETF.com有統計45天的平均價差 (Tradibility分頁),我們可以據以計算交易成本,並評估目前報價的買賣價差是否合理
買賣價差反映的是ETF的流動性,一般交易量較大會有較低的價差,交易成本比較低。不過,受限於價格的最小單位,Spread ($)只能壓到$0.01,價格比較低者Spread (%) 只能壓到0.02%,交易量再大也無法壓得更低。
不過,一般股票不同的是,ETF除了一般買賣交易的次級市場之外,還有一個初級市場是由Authorized Participants (簡稱AP) 以實物 (或現金) 建立新的股份:
圖3. ETF的次級市場 (Brokerage account) 與初級市場 (Share Creation/Redemption Process) 
*取自[Understanding Bond ETF Premiums And Discounts],綠角大「ETF的套利機制」也有說明
所以,投資標的流動性也會影響ETF的買賣價差。例如VGIT平均交易量只有13K,幾乎只有IEI的1/50,但其平均價差是0.05% / $0.03,成本的差異並沒有交易量那麼大 (ETF.com有ETF.com Implied Liquidity用5~1來表示一籃子證券的流動性)
通常來說,由於AP和初級市場的存在,只要願意付出較大的買賣價差,即使交易量很低的ETF,也不會買不到或賣不出,這與一般供應量有限的股票交易不同。不過,除了交易成本外,交易量太小通常也意味著資產規模小,ETF退場的可能性也會升高,還是要小心為宜。ETF.com有Fund Closure Risk的指標供參考 (Efficiency分頁)。
和計次的交易費不同,如果使用免交易費ETF投資,則增加投資頻率、分批買入並不會增加買賣價差造成的交易成本。不過,如果是頻繁進出的短線買賣,成本就會逐漸墊高
下單前注意買賣價差的是否合理
ETF的買賣價差會不時變動,一般多建議避開交易時段的最初和最後半個小時,理由是造市者 (Market maker) 可能相對不足,無法充分競價而造成較大的價差。此外,市場發生重大事件、發生大幅波動時,價差也比較不穩定。不過實際觀察報價資料會發現,特別是價差相對較大的ETF,價差的變動範圍還是不小。所以最好還是要對平均價差有個印象,下單前如果發現價差偏高,就先觀察報價變化,盡量等價差穩定合理時再下單。
圖4. VPL 2014/06/13 的價差變化
*當日行情波動不大,最高最低落差僅有0.23%
*數據取自NetFonds,數據解析方法詳見Finding Free Stock Data

*利用「分筆數據」觀察美國ETF的買賣價差一文有提供更詳細的討論和數據分析試算表
盡量用限價單鎖定合理價格
限價單 (Limit Order)除了可以預防Flash Crash這種意外狀況,還可以避免意外遭遇市場衝擊 (Market Impact),鎖定合理的價位來控制成本。特別是交易量小、價差大的ETF更是如此。。
這裡簡單解是市場衝擊的原理。完整的報價除了前面討論的價格外,還有委買量、委賣量 (Bid/Ask Size,簡稱B/A Size) :
圖1. TD Ameritrade 的完整報價 (Full Quote)
4400x7700表示目前在$61.47價位有4400 x 100股的買單,$61.48價位有7700 x 100股的賣單參與競價。一般小散戶是撐不到這麼大的量,但如果我們下市價單買入時,不幸碰到大量買單湧入以致超過最低賣價的委賣量,這時就會有一部分市價單無法以最低賣價買到,而會被擠到更高的賣價去。這時成交紀錄會出現小數點下4位的成交價,也就是不同價位成交的平均結果。交易量越大,下的單越小,越不容易碰;反之,交易量越小,下的單越大,對價格的影響就越嚴重。一般建議大於10000股的大宗交易 (block trade)要透過block trading desk安排場外交易,較能有效控制市場衝擊、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比較穩妥的方法是下限價單,用賣價買入、買價賣出,通常也可以立刻成交,又能鎖定合理的買賣價。就算剛好碰到價格下跌,較高價格的買單也只是爭取到成交權利,仍會用較新較低的賣價買入,不會有額外的損失。當然,如果碰到價格上漲而且一去不回時就無法成交。然而,這種狀況多半發生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就如前面說的,這種時候本就應該避開,等市場趨穩再下單就行了。
如果是需要付交易手續費的ETF,可以考慮設定AON (All or None) 的交易條件。雖然可能增加成交的困難度,但可以預防當天只有部分成交、還要另外下單而增加交易費。一般限價單當日未成交就自動作廢,另有一種GTC (Good 'Til Canceled) 限價單,有效期限是30-90天或可自由設定,就可能出現一張限價單分多日交易而被收取多筆交易費的狀況。不過如果是同一天分多次成交,還是只收一筆手續費。
此外,常看到有人質疑,明明成交價都越過限價單的出價了,為什麼沒成交?其實這就表示那個價位的委買委賣量不足以消化全部限價單,而之後的價格的波動又很快遠離出價,這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綠角大「海外券商交易品質」也有相關討論。
或許有人覺得,如果用限價單下在中價,不就沒有買賣價差的問題了嗎?事實上這是對競價機制不夠了解。試想,就算下中價買入,如果賣方沒有人願意降價還是無法成交。而且,這種出價會推升買價,有可能繼而推升賣價。相反的,當有人願意降低賣價成交,這時實際上發生的事情是市場價格下跌,看似消失的成本只是被賣價下跌遮蓋了,事實上該成交價還是有新的買賣價差存在。所以,試圖用出價策略減少交易成本,其實只是一種投機的價格預測。當然,如果覺得有趣、一定要這樣玩也沒什麼要緊,只是如果是長期指數投資者,建議就別花太多腦筋在這上面,畢竟時間也是成本,而且還是要小心衍生短線進出的誘惑。
市場衝擊 (Market Impact) 的估算
Morningstar在ETF頁面的Performance分頁最後的Total Cost & Risk有提供市場衝擊的估算:
圖5. Morningstar的市場衝擊數據
*取自Morningstar (2014-6-22)
其定義和運用方式在網頁並沒有清楚的說明,但2012年發表的研究報告ETF Total Cost Analysis in Action中有提到 :其Market Impact是推估每投資$100,000所造成的價格推升,並提供估算交易成本的公式:
  • 交易成本 = 交易金額 × 2 × (√ (交易金額/100,000)) × (Market Impact/100)
x2是因為買賣2次交易,開根號我想應該是取幾何平均,因為整筆交易的價位應該是原來價位~推升價位的平均。該報告中表示,Market Impact的計算已包含價差成本,但實際上下的單太小時顯然會被低估。例如VSS投資$100,000 (不到1000股),則交易成本$60,相當於0.06%,比平均價差0.16%低很多,所以這數字和公式對小散戶幾乎沒有用處。不過如果是投資$1,000,000 (接近10000股),則成本上升到 0.19% 看起來就有點合理了。此外,很多知名ETF缺乏資料,交易量大者都是0.00 (<0.005?) 也是個大問題。ETF.com也有評估Block Liquidity,用5~1來表示25000股大宗交易的難度,但沒有提供更細的數據。
折溢價只能用於評估定價品質,無法預估成本
  • 折溢價 = (ETF市價/ETF淨值-1)  × 100%
  • ETF淨值 = ETF總資產 / ETF總股數
市價在ETF發行公司的定義中大多以中價計算,但有些網站會以收盤價計算,對於交易量小的ETF來講,後者的收盤價甚至可能是收盤前幾小時發生的交易,兩者可能有不小的差異。而ETF的淨值則是在美國股市收盤時,以最近成交價、收盤價或公平價格 (fair value) 來估算資產價值。
在溢價時買入、或在折價時賣出,確實會增加交易成本,但因為我們無法從前一天的折溢價得知今天的狀況。而且折溢價時大時小時正時負,所以他可能增加成本,也可能降低成本,所以,也無法用平均折溢價來預估交易成本。
圖6. ETF的折溢價隨市場變化起伏不定
不過,比較同一時間點,同樣投資標的ETF的折溢價,可以看出ETF的定價品質。對ETF有清楚認識的話,都會知道ETF可以透過套利機制,把折溢價控制在一個範圍內。所以,如果控制得好,折溢價的波動會比較小,投資人比較不會付出意外的成本。不過,不同時間和投資標的,折溢價的控制條件不同,就不適合放在一起比較。例如債券ETF、國際ETF,由於投資標的的交易成本、時差等問題,其折溢價的控制比美股難,當然會有較大的折溢價。
因此,投資國際股市的ETF,最好盡量在其投資標的交易時段進行交易,ETF套利機制才能較有效的執行,折溢價的問題也會比較小。例如涉及歐洲股市的ETF,最好在歐洲股市收盤前交易,如果設定在收盤前一小時交易,則相當於台北時間3-10月的晚上10點半、其他月份晚上11點半。
折溢價的資料可以從ETF發行公司、Morningstar、ETF.com網站取得,各有特色,這裡就不逐一介紹。
盤中參考價 (IIV) 與即時折溢價
前述折溢價是前一天的狀況,ETF另有盤中參考價 (Intraday Indicative Value, 簡稱IIV) 可評估ETF的盤中淨值,可以據以大略評估即時折溢價的狀況。iNAV (Indicative Net Asset Value)、IOV (Intraday Optimized Value)、IOPV (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等不同名稱,但都是指同樣的東西。
不過,IIV仍有很多限制:
  1. 每15秒才更新一次,和即時報價有落差
  2. 僅以最近成交價計算資產價值,交易量少的資產無法反映即時行情
  3. 不在交易時段內的國際資產,只以之前的收盤價計算,無法反映即時行情
所以,對於不在交易時段內的國際股市,以及一些流動性比較差的債券、原物料等ETF,IIV提供的是錯誤的信息,要注意避免被誤導。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問題,IIV的免費資訊相對稀少。
Morningstar不僅有IIV報價,而且會配合最近成交價或收盤價計算Prem/Discount。由於計算基準不同,這個數字和前述根據收盤價或中價和NAV算出的折溢價並不相同 (債券ETF不提供IIV,其報價資料的Prem/Discount是按照前一天的收盤價和淨值計算)
圖7. Morningstar的報價有提供IIV和即時折溢價估算
*取自Morningstar (2014-6-23)
MSN money也有提供IIV,只要在ETF代碼後面加 ".IV" 就可以找到,雖然較不方便,但有提供圖表和歷史資料 (債券ETF也沒有即時報價)。
圖8. VGK的成交價與IIV的相關性
*資料取自MSN money (2014-6-13),但並非原圖,主要是修改座標軸方便看出折溢價和相關性
*EUR和S&P 500的標識僅顯示近似值
此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在歐洲股市交易時段,VGK成交價明顯與VGK.IV相關,但12:30歐股陸續收盤後股市價格靜止,VGK.IV只隨著歐元匯率小幅變動,此時VGK的成交價走勢反而和S&P 500 (代表股市行情變化) 較相關。
TD Ameritrade的完整報價 (Full Quote) 也有提供IIV,而且有債券ETF的IIV (雖然實用性不大)。
原本Yahoo finance用^VGK-IV也能找到IIV,但就在準備文章期間,不知何故6/9之後就沒有再更新了,好不容易才找到MSN代替。網路搜尋過程中還發現,Google finance以前似乎也可以用VGK.IV找到,但現在顯然沒有了。
IIV僅有警示效果,仍難據以控制成本
雖然IIV具有相當的即時性,但就算能據以估算當次買賣從折溢價衍生的成本或獲利,但盤中折溢價和收盤的折溢價一樣,都會隨市場行情不斷起伏,我們只能被動接受該行情,既無法控制,也無法預估。
圖9. 用IIV推估VGK的盤中折溢價 (%)
*圖8的VGK交易價和IIV數據計算而得
*11:30隨行情下跌,由溢價轉為折價,但隨即又反轉
*12:30歐股陸續收盤後,根據IIV算出的折溢價數字會與實際折溢價脫節,要避免被誤導
IIV真正有效的用途,是發現ETF出現大幅的折溢價,避免因此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不過,IIV有效的場合是美股和與美股同時交易的國際股市,事實上也是套利機制運作相對良好的時候,其實很少大幅折溢價,所以應該很少碰到派上用場的時候。同理,一旦發生大幅折溢價,因為相對有效的套利機制,這樣的折溢價應該也不會維持太久,這時稍微延遲交易應該是合理的選擇。
關注IIV有一個潛在的副作用:如果投資人因為折溢價起伏而影響投資決策,那就是捨本逐末了。對長期定時投資計畫來說,紀律應該是更優先的考量。想要抓住折溢價變化,已經不是合理控制成本,而是擇時入場的短線投資,不但容易徒勞無功,更會破壞投資紀律。
本篇寫到這裡已經大大超過預估的篇幅,整合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及實例應用,就等下一篇吧。

99 則留言 :

  1. 謝謝大大的說明

    回覆刪除
  2. 好棒的一篇文章,謝謝Rib大

    回覆刪除
  3. Rib大大 :

    關於TD免佣ETF,持有30天(後進先出)的算法,有些疑問請教
    1.是以賣出的ETF (ex VNQ) 本身最後一次買入的時間起算 ?
    還是以帳戶中,凡是買入免佣ETF(另外一支ETF,ex VTI)的時間起算 ?
    2.當發生不足30天賣出的情況時,是
    a.扣一次19.99
    b.買進扣1次,賣出再扣1次,共扣二次19.99
    c.往前推算30天,有一次買進記錄,扣一次,有二次買進記錄扣二次,以此類推
    d.賣出的股數,是由幾次免費交易買入,就扣幾次.

    說明小弟發生的情形:
    1.帳戶內6支ETF,將預計投入的金額,從2月起,分8~10次買入,最後一次交易日期都是5/15。
    2.6/2將除息下來的零頭,買入1股的BWX.
    3.原以為30天算法是先進先出,想說一半以上的持股都超過30天了,
    一時手賤,6/2下了一張30天效期的STOP ORDER,賣出1/3持股,沒想到6/9時真的成交了(VNQ)
    4.隔天查看帳戶時,在Gain/Loss裏,資料的最右方,出現了 Short-term 字樣。
    展開一看,賣出的股份,依先進先出,有三筆買入記錄,每一筆後面都有 Short-term 字樣。
    5.查看Transation,被扣了二筆19.99 往前推算30天內 VNQ有二筆買入記錄.

    和客服通話後,才知道是後進先出,和他盧一盧之後,他幫我取消了一筆19.99
    但他並沒有告訴我,為何是扣二筆,我自己猜是因為有二筆買入記錄.

    有了這次經驗,就知道是要後進先出了,就知道要賣出時要特別注意
    6/26時,想把BIV全部換成是LQD,確認BIV最後一筆買入時間是6/15
    就放心的一賣一買,完成了轉換。

    隔天查看帳戶時,傻眼了,在Gain/Loss裏,資料的最右方,一樣出現了 Short-term 字樣。
    展開一看,賣出的股份,共有十筆買入記錄,每一筆後面都有 Short-term 字樣。
    我慌了,難道是要從6/2買入BWX起算30天 ? 那這次是要被罰幾筆 19.99 ?
    再查看Transaction,還好,沒有看到扣19.99的記錄,但TD是不會扣?或是還沒扣?

    這幾天,一直帶著忐忑的心,把TD的說明文件讀了幾次,只可惜英文太差了
    除了後進先出30天外,沒能釐清其他的問題,又經常去查詢Transaction,
    雖然到6/28都沒有看到,但總怕TD是還沒有扣,不知何時會扣,會看到讓我昏倒的罰款。

    原本還打算BWX過了30天,要轉換別的,現在嚇得完全不敢動。

    抱歉,寫這麼長,還請Rib大協助釋疑。

    回覆刪除
    回覆
    1. Gain/loss裡的Short term不是用來看這個的,只是純存看該證券持有時間而已,美國人報稅用得到,和NRA無關。

      短線費用就是看賣出的ETF最後一次買入時間,則30天內該ETF賣幾次扣幾次,所以後面這個BIV賣出沒問題啦。要扣交易時就直接扣了。

      至於當初為何扣兩筆?我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性是該賣單被分成兩筆完成了,所以電腦自動扣兩次,有興趣的話您可以再仔細問問看「下次這種扣兩筆的情形是否會再發生?為何會發生?」。我覺得這個不是盧,而是應該要爭取的沒錯,一張賣出單同一天交易沒道理收兩筆費用。

      感謝您仔細的分享個人經驗,我會把這個情形補進正文提醒大家。

      刪除
    2. 會被扣幾筆短線交易費是這樣算的(後進先出)
      Ex: 5/15 買入 10 單位 VNQ
      5/20 買入 15單位 VNQ
      5/25 買入 20 單位 VNQ
      6/10 賣出 40 單位 VNQ
      會把5/25(20單位), 5/20(15單位), 5/15(5單位)賣出
      被收取的短線交易費就是 $19.99(5/25)+$19.99(5/20)+$19.99(5/15) 共三筆 19.99
      若賣出35單位就只會被收兩筆 19.99

      刪除
    3. Richard兄,您和客服確認過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和E*TRADE算法又有不同,E*TRADE是不管股數的 (最近才確認過)。

      刪除
    4. 有關短期交易費用,第一理財的「先進先出」原則似乎顯得比較人性化,嘉信完全沒有這個短線懲罰交易費的收取,變相鼓勵短期交易,算是最友善的。TD則是用「後出先進」的原則。寫信問過TD客服,DRIP股息再投入不受到30天的影響,30天是以當時買入的日期來計算。19.99也不便宜,長期投資,放棄短進短出吧!真的要轉換,也不要急於一時。有的人建議,先把DRIP停掉,確認在30天之後,再賣出,可完全沒有19.99收費問題。僅供參考,請查明。

      刪除
    5. DRIP不會有事啦

      先進先出是比較不會觸動懲罰機制啦,不過後進先出比較能有效抑制短線交易,TD那費用應該是按一買一賣兩筆交易的手續費來算的吧。總之搞清楚規定就是了。

      其實一般海外基金的短線交易費用也是用後進先出計算的,而且定時定額也排除在外。

      刪除
    6. TD短線交易費算法,我是從自己的經驗中歸納出來的,沒有問過客服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樣本數太少而誤導歸納的結果

      刪除
    7. 您好
      爬文發現了這個討論串,版大您斬釘截鐵的說DRIP所買入的動作不再短線交易內,這個請問是確定的嗎?
      小弟詢問的結果 TD客服回應了
      The DRIP buy order can cause the short term trading fee to be applied if you sell the stock within thirty days of the DRIP.
      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 DRIP買入的時間也是包含在30天的短線交易範圍內,請R大解惑,謝謝。

      另借題詢問一下 如果轉換投資標的話 有辦法直接轉換嗎?還是要先將原持有的標的全數售出後才再買入新的標的呢?謝謝

      刪除
    8. 我以前問的時候是說沒事的。我以前有試過也沒被扣。但那已經2年前的事了。而條款中確實沒有明文寫出。

      您可以試著反問一下--1.DRIP購入本來就免手續費,用這個當免費ETF的短線交易標準似乎不合理。2.如果像每個月配息的債券ETF,難道要先退出DRIP,然後再等一個月才能賣嗎?

      ETF沒有所謂轉換,只能分別賣出買入。

      刪除
    9. Thank you for the follow up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DRIP and the commission free ETF's. In order to bring you the commission free ETF program we must comply with certain conditions from the fund company. The fund company intends this program to be for long term investors so this restriction on those that are enrolled in the program to prevent short trading. Yes, you would have to make sure that it has been more than the thirty days since the last DRIP buy.
      似乎有變更了~
      不管是不是DRIP都要30天以上

      刪除
    10. 昨天晚上問的答覆:

      DRIP purchases will not reset the clock on ETF trades regarding the Short-Term Trading Fee.

      ....

      Tovunya Craig
      Apex Client Services, TD Ameritrade
      TD Ameritrade, Inc.

      刪除
    11. 疑~R大您那回覆是指DRIP再投資所購買的時間不會重新計算短線交易的時間對吧?
      怎麼客服回答得不一樣!?
      還是我誤會了甚麼?懇請板大解惑,謝謝。

      刪除
    12. 是不一樣啊

      基於我前面的反問,我還是比較相信DRIP不影響的
      所以建議您可以引用我得到的答覆再確認,
      連客服名字都一併引用應該更有說服力

      我其實不只一次遇到客服說錯的,還好都沒甚麼大礙

      刪除
    13. R大您好
      我直接引用您得道的答覆並附上了客服的名字請她再確認,回應如下:
      I can confirm that if you have DRIP buy on a commission free ETF and you sell it within thirty days of the buy it will trigger the short term trading fee.
      意思是就算股息再投資30天內賣出一樣會收短線交易費用?

      刪除
    14. 傷腦筋。這樣吧,您也把客服名字貼出來我也去反問看看...
      還是有哪位朋友最近有此經驗可以分享?

      刪除
    15. 回覆我的客服是這位
      James Cudd
      Client Services, TD Ameritrade
      TD Ameritrade, Inc.

      不好意思 麻煩R大了~感謝

      刪除
  4. 首先感謝Rib兄的回覆,我原本的認知,
    也是以賣出的ETF本身最後買入時間起算30天,
    跟另外的EFT買入時間無關
    才會勇敢的把BIV賣出,只是被Gain/loss裡
    的Short term字樣給嚇呆了,經Rib兄說明那是
    美國人報稅的相關資訊,加上到現在都沒看到
    扣款記錄,頓時放心不少.

    修正一下我文中的錯字,以免其他網友看得莫明
    其妙。賣出BIV時確認最後一筆交易時間
    是5/15-->>誤植為6/15。

    關於短線交易費扣幾次的問題
    我在問題中列了四種可能算法
    a.一次賣出,扣一次19.99
    b.買進扣1次,賣出再扣1次,共扣二次19.99
    c.往前推算30天,有一次買進記錄,扣一次,
    有二次買進記錄扣二次,以此類推
    d.賣出的股數,是由幾次免費交易買入,就扣幾次.

    Rib兄的說法,就是a,而Richard兄的說法,就是c,
    6/9賣出VNQ的經驗,我原本認知也是c,但現在有點迷糊了,
    我已經寫信向客服詢問6/9的交易,為何是扣二筆19.99,
    等客服回覆了再來跟大家分享。

    我也很想知道Richard兄是否曾與客服確認過,
    我在VNQ交易後,曾在綠角大的網頁上留言分享
    希望Richard兄不是看到我的留言。

    希望英文能力好的人,可以協助解讀TD的說明原文
    原文的位置如下
    登入帳戶→Research & Ideas→ETFs
    →Commission-Free ETFs
    在頁面上方有個 100+ 的圖片,圖片下方有個
    Terms & Conditions,點擊後會跳出說明文

    我原想直接貼連結,但沒有登入似乎沒法找到這個位置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Ricky兄的細心回覆,那就等您和Richard兄看看有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那個Terms & Conditions確實是最詳細的信息,未登入的話在費用說明的地方下面小字有寫:ETFs eligible for commission-free trading must be held at least 30 days. If you sell an eligible ETF within the 30-day hold period, a short-term trading fee will apply.
      [https://www.tdameritrade.com/pricing.page#ETFs]

      ***Terms & Conditions相關內容如下,雖然英文不算好,不過還是試著說明相關條文如下,方便大家討論 (簡單說,我的解讀當然就如我自己前面回覆所說):

      5. Participating ETFs are subject to a Holding Period that commences with any Purchase and extends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IRTY (30) Calendar days;
      免交易費ETF受持有期限制,持有期自任何買入開始延續30曆日

      6. Account Owner must hold all shares of an ETF position Purchased for a minimum of THIRTY (30) Calendar days without Selling to avoid a Short–Term Trading Fee;
      帳戶持有人需持有該ETF被買入的全部股份至少30曆日不售出,才能避免短線交易費

      7.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number of Purchases that can be effected in the Holding Period;
      買入數量不影響持有期

      8. Any order to Sell within THIRTY (30) Calendar days of last purchase (LIFO – Last In, First Out) will cause Account Owner's account to be assessed a Short–Term Trading Fee of $19.99; For the purposes of calculation the day of purchase is considered Day 0. Day 1 begins the day after the date of purchase.
      從最後一次買入30曆日內下的任何賣單 (後進先出) 該持有人之帳戶將被核定一筆$19.99的短線交易費;計算時買入日期視為第0日,第1日自買入翌日開始計算

      9. The Short–Term Trading Fee will be applicable to each Purchase of each ETF in the Offering where such ETF is Sold during the Holding Period;
      當免交易費ETF在持有期內賣出時,每支免交易費ETF的每次買入均適用短線交易費

      10. The Short–Term Trading Fee may be more than applicable standard commissions on Purchases and Sells outside the Program;
      短線交易費可能超過此免費方案以外的標準買賣佣金

      說起來其他券商似乎沒有看到這麼正式的約定條款。

      刪除
    2. 再補充說明一下,Richard兄的說法是,賣出的"股數"涵蓋幾次的買入就扣幾次,我選項c的說法,是賣出日往前推算30天,有幾筆買入記錄就扣幾次,與買入股數無關,這又不一樣了。

      依Rib兄解讀的第9條條文來看, "每次買入"均適用, 應該就是我說的選項c,賣出日往前推算30天,有幾筆買入記錄就扣幾次

      等客服回答作最後確認。

      另請教Rib兄,TD的DRIP計劃如何啟用?

      刪除
    3. DRIP要寫信去啟動,詳情請看綠角大的說明: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1/12/td-ameritradehow-to-activate-td.html

      刪除
    4. 題外話,不知大家對DRIP的看法為何? 因為買入的時間是固定的(收到股息的當天就是隔天),總有個感覺會被例如避險基金或券商有操作圖利的機會...

      還是我想太多了?
      我自己目前是傾向若是可免手續費的etf,我就不走DRIP...

      刪除
    5. 我自己不是那麼常去照顧戶頭,現在很懶都每年才投入一次,債券ETF又不少,多出些現金總覺得徒增Cash Drag,所以DRIP對我來說還是很方便。

      當然,這裡頭券商應該有可以操作圖利的空間,看看有沒有人去研究一下。我初步想到的方法,例如說如果都用收盤價計算和DRIP執行結果比較,看長期下來有沒有很大的差異。

      刪除
    6. ETF.com發了一篇文章討論DRIP for ETF,基本上是負面看法。

      http://www.etf.com/sections/blog/23595-your-etf-has-drip-drag.html?fullart=1&start=5

      刪除
    7. 所謂「負面」是和一般開放型共同基金比較的,除了該文標題的Drag──也就是發放股息─入帳─再投資之間的時間延遲之外,其他不利之處都和ETF與共同基金的比較沒什麼不同。所謂免費的DRIP也只是免交易費而已,其他ETF交易成本一個也跑不掉。

      不過,在我看來,7天的Drag帶來的賺賠難說,其實無關大局。對只能投資ETF的台灣人來說,有DRIP還是比沒有好的。就如我前一個回文講的,沒有DRIP的話,Drag就更久了。

      不過,該文有兩個地方還是讓我大吃一驚──Vanguard(券商)的DRIP居然是開市的市價單,這真的是買賣價差最爛的時機點,不知為何如此設定。此外,Scottrade 的DRIP不處理Fractional share──這對小戶等於沒用。

      前面關心的DRIP價格是否合理的問題,文章裡頭有這麼一句 "Although Schwab, Etrade and TD Ameritrade “work” their DRIP orders, they have to demonstrate they’re not setting market prices." 我不是很確定這句話的確切含意。不過後面跟著這句倒是很明確 "Vanguard and Scottrade simply use market orders—they pay the asking price." 這兩家就是用市價單啦。從後面這句來反推,似乎是說前三家券商並不是用市價單,但不見得能取得比市價更好的交易價格嗎?若是如此,至少不用擔心操作圖利的問題。不過,最好還是看看有沒有哪位高手可以進一步說明?

      刪除
    8. 問了下TD Ameritrade,當天就答覆了,不過仍然不是很懂:

      TD Ameritrade starts to reinvest dividends as close to market open as possible one trading day after a dividend has been paid. However, the market open price is not guaranteed. TD Ameritrade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marketplace to ensure that our DRIP transactions do not move, or manipulate, the market price of a security. Because of this, we may place multiple trades through out the day. We then take the best average price and allocate that accordingly to all of our clients who are enrolled in DRIP on that particular security so all clients get the same price.

      看起來是以盡量接近開盤價為準,但"place multiple trades through out the day"雖然可以盡量避免影響市場價格,但似乎無法 "盡量接近開盤價" ... 再問問其他券商看看。

      刪除
    9. 1. 我跟Rib大想法應當類似,我們這種小散戶,除了交易成本外,也應當更考慮時間成本。DRIP也許cost more,但省了我們很多時間。

      2. 但當個subject來研究,真的很有趣,有種 "天啊. 怎麼可以有這麼多細節~~~ "的感覺 ,這點ETF.com真的很不錯,提供了很多insight。

      題外話,上次忘了哪一篇還有提到NAV計算的問題,特別是標的在美國以外市場的ETF,例如亞洲市場,在美股開盤時間亞股是不交易的,那要怎樣評估NAV,好像光Vanguard跟BlackRock就有不同的作法.... 真的是奧妙無窮。

      3. 我看不懂這個 "TD Ameritrade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marketplace to ensure that our DRIP transactions do not move, or manipulate, the market price of a security." 有買賣價格不就一定會有變化? TD的意思難道是他要盡量讓價格不要變化? 為什麼需要這樣呢? and 為啥Vanguard就不需要有這種responsibility? 想不通.. 有高手可以幫忙嗎?

      刪除
    10. 關於Vanguard ETF的NAV計算方式的問題,我是在Morningstar的一篇文章看到的。裡頭有提到fair value pricing,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見綠角大的【談基金的公平定價,什麼是Fair-Value Pricing?】

      簡單的說,Fair value pricing是基金公司在市場出現重大波動和消息之際,以事先定好的估價模型,推算基金持有的國外證券應有多少的價值 (即Fair value),並據以結算NAV,否則在國際市場休市時發生可能影響國際股市的事件時,若基金淨值還是按之前已經收盤而靜止價格計算NAV,就有人可以藉機買入或賣出基金以進行套利,對其他投資人不公平。

      前面提到的Morningstar那篇裡頭說,SEC要求有投資國外市場的共同基金都要使用Fair Value (似乎暗示ETF沒有硬性要求,反正ETF是透過市價交易的,會自動透過市場報價即時反應最新狀況,NAV不用於交易,影響不大)。由於Vanguard的ETF是共同基金的一種股份(這是Vanguard專利,和BOND這種只是經營團隊相同的狀況不同),故其NAV也是用fair value計算的。以前Vanguard ETF網頁的ETF績效表會列出fair value計算的影響,因為指數本身並不是用fair value計算的,排除fair value影響才能真正評估追蹤效果,但不知為何現在都看不到這個資訊了。不過,該文說EEM的NAV不是Fair value,並據此解釋為何VWO的Tracking volatility比EEM大,但我有去查EEM的Prospectus,【Determination of Net Asset Value】裡頭也是說有用fair value的【When market quotations are not readily available or are believed by BFA to be unreliable, the Fund’s investments are valued at fair value.】就不知道該文的根據為何。

      另外還有所謂的Fair Value iNAV,是使用Fair Valuation機制即時評估ETF的價值,這個是AP或其他大咖自己用的,我們一般人沒機會接觸。不過,雖然他看起來比過時、遲緩的IIV強大很多,但ETF運作良好時,市價就是一種Fair Valuation,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太眼紅。

      這裡講的一些東西其實在準備這篇主文時也想要寫進去的,不過後來覺得篇幅已經太長,對實際交易影響也不太大,一堆類似NAV的東西又很容易混淆,我自己都弄混了好幾次,後來就沒寫出來。藉著J大提到的機會,順便整理出來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我也很推薦ETF.com,特別是Guide to ETFs,是我看過最完整而又深入淺出的ETF入門,自認已經入門的朋友也可以稍為掃一下他帶有內容簡介的目錄,說不定會發現自己遺漏的知識。

      刪除
    11. TD盡量讓價格不要變化的意思,我覺得主要還是在說他有努力讓客戶取得比較好的價格吧。就不知道單支ETF的DRIP的總金額到底有多大,market impac會很大嗎?

      刪除
  5. Rib大,請問您說的"Etrade是不管股數的",不太理解,可請您解釋一下嗎?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是不管賣出多少股,只要賣出前三十日內有買入交易就要付短線交易費。例如我15天前買了50股45天前買了100股,那麼我賣出50股後明天再賣50股,2筆都要付短線交易費,而不是說50股已經結清、第二天賣的是已經超過30天。

      其實我也沒在TD的條文內看到任何與股數計算有關的說法,所以才對Richard兄的說法感到驚訝。

      刪除
  6. Rib 兄 :

    答案揭曉,Richard兄的說法是對的,後進先出,賣出的"股數"涵蓋幾次的買入就扣幾次,

    我問TD客服的問題如下:

    For example :
    5/1 buy VNQ 30 shares.
    5/13 buy VNQ 30 shares.
    5/15 buy VNQ 30 shares.
    5/25 buy VNQ 30 shares.

    Q1: IF 6/10 sell VNQ 1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Q2: IF 6/10 sell VNQ 3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Q3: IF 6/10 sell VNQ 5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Q4: IF 6/10 sell VNQ 7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Q5: IF 6/10 sell VNQ 9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Q6: IF 6/10 sell VNQ 110 shares. How many times 19.99 will be charged ??


    TD客服回覆如下:

    Q1 - $19.99 x 1
    Q2 - $19.99 x 1
    Q3 - $19.99 x 2
    Q4 - $19.99 x 3
    Q5 - $19.99 x 3
    Q6 - $19.99 x 4

    看來,TD提供了最多的免佣ETF,但也設了最嚴厲的罰則,
    扣3次扣4次都可能發生。使用上要特別注意,凡是要賣出時,
    為求保險,請檢查自己的買入記錄。

    我出清BIV轉換成LQD時,還好已過了30天,否則依上面的算法,
    豈非要扣10次19.99元,那真的會昏倒。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昏倒了,還真的是這樣解讀,我太天真了...

      刪除
    2. 感謝Ricky 還特地去問客服
      不過Q6的答案似乎和我的想法有點差異(單純想法,沒驗證過!)
      我的想法是3次, 因為5/1買入的已經超過30天了, 所以不該再被收短線交易費
      另外,如果有時間可以再幫忙詢問客服另一個問題:
      在Q4問題之下, 如果 6/11再賣出30股, 會被收幾次(我猜是一次)
      同樣在Q4問題之下, 如果 6/14再賣出30股, 會被收幾次(我猜不會被收)
      謝謝!!

      刪除
    3. 雖然我沒有再去問TD客服,但我支持Richard兄的說法。我也對Q6的回答有疑問,因為依Q6的答案,驗證到我的VNQ賣出,應該是要扣四次,但電腦只有扣二次。

      刪除
  7. 一直有注意到 TD 和 Firstrade 一樣ETF的配息錢進帳戶卻差一天,
    昨天剛好全球股市大漲,我的VGK 股息再投入TD和FT比起來,
    因為TD買的時間晚一天,結果一股硬是多了0.6美元.....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啊。不過漲跌很難說,應該也有反過來的情況。

      刪除
  8. Rib老大, 跟您請教個資產配置問題

    Case 1 : 預扣 30% 不申請退稅
    1) 請問您有配置 REITs 嗎??
    => REITs的收益有很大部分來自配息, 若被扣 30%, 會造成的損失比較大
    但其有跟股票較低相關性的優點, 要不要配置變成兩難的問題
    2) 盡量不配置債券
    => 同樣是因為 30%稅的問題, 這方面可以用台灣的定存來取代
    這個觀念應該沒錯吧!!
    可是這是 base on 目前台灣利率較高的原因
    萬一之後美金升息, 利息比台灣高 (同樣債券殖利率也會升高)
    那麼台灣的定存就變成較差的選擇了

    Case 2 : 使用 NECI 申請退稅
    1) 是否將美國資產降低
    => 目前我是將美國資產降的比較低, 來為以後用 NECI 準備

    感覺因為稅的問題, 資產配置就多了許多考量, 也跟自己的理想配置有差距
    怕因為稅的問題鑽牛角尖, 捨本逐末, 所以提出討論!!

    題外話, 嘉信的免費 ETF 比較不實用, 讓我在嘉信的資金投資沒那麼滿意, Rib老大也會這麼覺得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1-1我沒有買REITs,主要是不太懂,而且股債配置是基本,其他是錦上添花,看個人偏好而已。簡單也有簡單的好處。當然,配息是不利之處,但以VNQ和VTI12個月約1.3%的配息差異,30%稅大約差距0.4%還不致於不能接受吧。

      1-2債券在金融海嘯時期的反向(負相關)效果可不是定存能取代的。債券長期有可能打敗通膨,定存則不行。如果想保留現金部位逢低加碼,那個已經變成擇時進場而非配置概念了。依個人理解,定存基本上就是現金,配置多少主要是看生活所需,把他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來計算還比較單純。

      2-1我是沒有特別調整,反正對我來說本來就沒有什麼理想配置。要適度調整是合理的考量,但如果到傷腦筋的程度我就覺得確實有點捨本逐末。如果您其實另有「理想配置」那我覺得就照那個來就好,如果您已經考慮稅務問題做了調整,那繼續維持下去也很合理,不要改來改去增加成本就好。

      3.我是以TD為主力,詳見「五家美國券商使用經驗總檢討」

      刪除
    2.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VNQ去年配息中,有將近一半的比例是後來被歸類到return of capital,這些是全部可以用報稅拿回來的。 (我也的確成功的拿回來 via NEC)

      刪除
  9. 謝謝大大的分析,小弟經過幾番波折後總算是把開好TD戶頭了,再來就是匯款後等著交易嚕!在這問大大個小問題,請問匯款到TD帳戶時需要SWIFT碼嗎?在戶頭匯款資料內沒有看到SWIFT號碼耶?這樣可以匯款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下資料來自Help center

      If your financial institution is located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wire to:

      Wells Fargo Bank, NA
      420 Montgomery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4
      Swift Code: WFBIUS6S

      For credit to:

      TD Ameritrade Clearing, Inc.
      200 South 108th Ave
      Omaha, NE 68154-2631
      Account #4123214561

      On behalf of:

      Your name
      Your TD Ameritrade account number (Use numbers only. Ex: 123456789)
      Your address

      刪除
  10. 謝謝Rib大大的回覆喔,感恩。

    回覆刪除
  11. 請問Rib大,為了規避TD的短線懲罰費,是否在賣出前把免費ETF功能取消就可回到平常的收費了 ($9.99)?如果設定每月定期定額,那需要再平衡時不是一定會出包?

    回覆刪除
    回覆
    1. 1.我猜想取消是沒用的,因為這個賣出費用是針對之前買入時的優惠而設的。不過好像沒有人實際這樣做過,我也沒辦法打包票。

      2.定期投入時,調整投入資金的配重就可以達到一定的再平衡效果。

      3.再平衡的次數不必然等同於資金投入的次數,就我所知,再平衡的次數和時點並沒有定論,如果光看報酬的話其實還是看運氣,在這個前提下,越頻繁的再平衡如果造成更多賣出,交易成本就越高,反而是不利的。所以透過投入資金配重調整還不能平衡的部分,暫時就緩一下,以一年或更大的落差來評估是否需要再平衡,或許比較合理。

      刪除
  12. 感謝Rib大!請問卷商如何透過免費ETF賺錢,是透過擴大買賣價差或延遲我們的訂單以利卷商內部撮合減少成本嗎?不知道卷商是否不給我們當時市場最佳的價格(包括各交易所和Dark Pool),但依然在法訂範圍內(National best bid/offer範圍內)的較差價格?結果最後免費跟付費的成本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目前為止,我沒有感覺價差有任何異常,也沒看過類似的指控。您可以查到價差的統計數字,自行和券商的報價比較,也可比較不同管道的報價。

      依我個人淺見,如果券商有本事這樣操控價差營利的話,我相信就算付交易費的客戶,他也會照賺不誤。

      至於券商的營利來源,我陸續看過幾點說法,不過沒有看過全盤討論的文章。例如:用免費招徠,大多數人還是會進行其他付費交易。還有,券商還可以從order routing、借券等業務賺到錢。關於order routing,綠角大有專文介紹,請自行搜尋。借券的話,已經有朋友收到含有借券造成的替代配息的1042-S可供證明。

      刪除
  13. 看了綠角的Order routing分析文,了解卷商如何透過Order Flow賺錢!查了一下TD Ameritrade背後老闆是Citadel,一個很大的高頻交易造市商,每天交易量比紐約證交所還大,我相信他們有能力提供散戶免費ETF同時還是很好的價格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8-30/rare-glimpse-inside-ny-feds-favorite-quote-stuffing-hedge-fund-citadel

    畢竟交易成本就是成本,希望像Robinhood這樣革命性的零佣金卷商能夠趕快接受外國投資人,可惜計劃依舊在計劃中 https://www.robinhood.com

    在Robinhood開放之前,如果想免除TD Ameritrade和FirstTrade的 "30天"地雷,我們的選擇並不多,Just2Trade不列入考量的話只有兩個其他選擇:Lightspeed以及OptionHouse。http://www.stockbrokers.com/compare/lightspeedtrading-vs-optionshouse Lightspeed提供$2.99 per trade(另有per share選項供小額投資人),OptionHouse提供$4.75 per trade。值得注意的是盤後交易,Lightspeed會加收$0.003 per share,OptionHouse不會但它的盤後交易服務只延長一小時。另外,Lightspeed是唯一不透過Order Routing或Order Flow賺錢的卷商,他們直接把這些錢回饋給投資人,來自一些Dark Pool甚至是你在交易所下限價單,因為是提供流動性,交易所會提供rebate給卷商,通常都被卷商賺走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是不知道別人狀況如何,像我這種意志力不太堅定的,如果所有trade都零佣金,恐怕我更會忍不住亂trade.... 我承認我在TD偶爾會忍不住亂買 such as RSX.. 之後通常都會後悔... (x的 普丁你不要亂搞了... )

      目前這也是我留了不少資產在FT的理由。

      最大的交易成本來源通常還是自己呀。

      刪除
    2. 確實,這就是免費的誘惑啊~~

      不過,我的狀況有點相反。以前在國內買基金付出昂貴的成本,於是很關注基金的短期績效,也會常常比較基金表現,現在反正成本低到不能低了,又是指數投資,覺得沒用而懶得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投資組合也越來越簡化...

      刪除
    3. 以下有點離題,先說聲不好意思。

      不知道Rib大有沒有這種感覺,被動指數投資接觸久了,連對其它事情的觀點也有點改變。例如對小孩的教育這回事。(因為印象中Rib大有小孩才想在這裡分享一下,倒是綠角大看起來很年輕... )

      對父母來說,大概起碼要等小孩20歲以後,才大致放心地這個小孩還不錯。(印象中這是克里斯汀生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說的)

      這聽起來跟指數投資好類似呀,關注的是長期績效,而不是短期績效。剛好最近第一個小孩要上幼稚園了,開始面對要不要學英文,上才藝班之類的問題。我隱隱然有種感覺(只是感覺),這些補教業者跟只想賺手續費的金融業者好像..... 長期來說,在幼稚園/或小學,有沒有上這些東西,真的對小孩日後(i.e., 20年後)有根本上的差別嗎?

      還是如同一般投資人 總覺得需要do something rather than just sit there,我們這些父母也會覺得沒有給小孩上這些有的沒的,好像會對不起小孩一樣。但真正確定受益的,是金融業者跟補教業者。

      "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個說法,在開始理解指數投資的真義後,就覺得很荒謬了。

      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刪除
    4. 我覺得,能不能接受被動投資,和每個人的個性和價值觀有很大的關連。這不只是業者宣傳和周遭人的影響,而是把人生定位為輸贏從開始就是很奇怪的事情。十個人賽跑,跑道都不一樣,是要怎樣講輸贏?看別人賺錢就忍不住想跟,我覺得這和不想輸在起跑點的擔憂沒有太大差異。有了這樣的比較,就很難堅守指數投資。

      我也完全同意教養和指數投資類比的說法。花很多金錢和時間去填鴨 (才藝也是填鴨) ,就像把錢丟給不負責任的主動基金經理人一樣。而且,就像被動投資省下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一樣,把填鴨的時間和金錢去發展真的的興趣和志向,才真正有益於孩子的成長。投資難免有風險,正如人生難免有挫折,學習正視風險、沈著應對,而非夢想找到一個無風險賺大錢的明牌 (找個金飯碗),才是父母和孩子面對未來必備的能力。

      刪除
  14. 哈!我的心態跟Rib大比較像,交易成本越高讓我越在意短期績效以期超越成本!從主動轉往被動其實很容易,只要個性懶一點就可以了,一旦轉型成功就很難再回到主動了。更懶人的只選美國市場而且只要兩支ETF就夠了:VTI和AGG,內含的投資組合就已經數不清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嗯,我也是懶人,以前只是被貪婪鼓動著買東買西,躁動平伏後,懶勁就佔優勢了。

      不過每個人個性不同,所以要面對的課題就不同啊。我就因為懶,前進美國券商就整整猶豫了3年,而當時正值我組合調整投資,更是白白浪費了不少成本。

      刪除
    2. 希望以後有人發明ETF懶人包,VTI+BND之類的,就可以單純的buy and hold, set and forget,連每年每季每月的再平衡都不需要,因為它會每個tick都在自動執行再平衡已維持配置。期待中。

      這個周末查了Barron's對線上卷商的評論,又發現一間還不錯的卷商 eOption http://online.barrons.com/news/articles/SB50001424053111904628504579433251867361162
      另附Barron's 2013年的手續費比較表 http://online.barrons.com/news/articles/SB50001424052748704836204578349354099321848

      eOption似乎提供不錯的價格,$3 per trade (吃到飽),但需避免盤後交易。http://www.eoption.com/commissions_fees.html#footnote1 費用方面跟Lightspeed的$2.99吃到飽差不多的,但Lightspeed另提供小額投資者$0.0045 per share的選項,如果加上Order Routing的回扣透過下限價單提供流動性,最低可取得$0.0020 per share的划算價;需注意選擇 per share的計價方式有 $1的低消(回扣之後還是會再給你),算是很親民。Lightspeed的平臺的好處:可任意選則想要的Order Routing,比方說選回扣最大方的交易所或Dark Pool http://www.lightspeed.com/pricing/routing-fees/,或是你可以選擇下單到最近火紅的IEX以避免被高頻交易員"Front Running",Lightspeed打的招牌是:我們沒有自營交易部門 Prop Trading Desk!
      http://www.elitetrader.com/et/index.php?threads/here-is-why-hfts-hate-iex.28598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7577
      http://www.cnbc.com/id/101544772

      散戶還是被動交易比較不會受到這些資訊不對稱影響
      http://www.bituzi.com/2014/07/DarkData.html

      刪除
    3. target date fund ETF似乎可以當ETF懶人包用.. see TDV或TZV。

      刪除
    4. 雖然target date fund有其方便之處,但ETF在這方面的表現比一般共同基金差,iShare的target date fund ETFs已準備在10月全部進行清算,而Deutsche X-trackers這系列看其來狀況還比iShare的差,不知還能活多久。<http://www.etf.com/sections/blog/23071-target-date-closures-highlight-etf-limits.html>

      非target date的Asset Allocation ETF看起來狀況比較好些,不過最大的問題是費用率偏高,低於0.5%的都是剝兩層皮的fund of funds,加起來也好不了多少,而且其Asset Allocation很可能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刪除
    5. totally agree. 我最多也只是拿target date fund (ETF or not)當個benchmark用...

      刪除
    6. 說到當benchmark,我有順便看了下Vanguard的產品,意外發現他的風險設定比我想像中高得多。以20年退休的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35 Fund (VTTHX)來說,債券只占16.6%,而即將退休的2015債券比例約50%,預計退休後七年上升到70%。只用五種指數基金做配置工具,其對應的ETF是VTI、VXUS、BND、BNDX、VTIP,其中VTIP要到退休前5年才開始有配置,退休時8%,預計退休後6年以後上升到16.8%。<https://investor.vanguard.com/mutual-funds/target-retirement/#/>

      我想這個差別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以為以退休為目標的投資組合,其風險調整以退休時為終點,但Vanguard的模型是以退休後7年為終點,可承受風險的投資時間更長,也可以承受較高的風險。

      此外VTIP的定位也和我想得不太一樣。我猜想,是否早期比較積極的股票配置目標就在更好的對抗通膨,而隨著股票配置降到6成以下,才開始用TIP加強債券部分的抗通膨能力?

      刪除
  15. 感謝懶人包Fund的分享。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Fund初期股票占總配置90%真的滿激進的,不過VTIP應該跟股票聯動性不大,波動性較小是真的,增持抗通膨債券純粹就是在賭未來的FED都是凱因斯的信徒,都會人為干預經濟,製造通膨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倒不是說VTIP和股票連動,而是說資產配置的角色定位。股票長期而言打敗通膨的能力較佳,但以維持現金流的階段,VTIP直接和通膨連結的效果比較穩定。(通膨=預期通膨,則兩者表現相通,通膨>預期通膨,則TIP可以拿到額外配息,不過,如果通膨<預期通膨則TIP配息也會減少)

      不過說賭似乎太過了些。Vanguard到最後階段整體債券70%,VTIP的16.8%約占1/4,綠角大的1:1配置則是再平衡的思路,都算是對通膨風險的合理因應,如果全部或大部分都配TIP那才算是賭通膨吧。

      刪除
  16. 突然想到一個妙招,可以避免勿踩TD Ameritrade的30日地雷。加入每月投入計畫的人(非手動key單),執行再平衡的時候「一定是30日內」,但不會受到$19.99的報復性罰款。

    所以想手動買進的人(例如每半年每季),就先開啓每月定期定額計畫並設好金額,買完之後,馬上取消月供計畫!因為月供計畫買入的不納入短線交易懲罰條款,所以之後再怎麼不小心,手滑一下執行再平衡或改變配置比例,也不會被罰款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不是很理解...月供計畫? 不納入短線交易懲罰條款?

      刪除
  17. 以上提供每月定期定值的人作參考,每月手動投入,再平衡一定出包。

    回覆刪除
  18. 不好意思!是我弄錯了,TD Ameritrade只有自動股息再投入計畫,沒有自動定期定額自現金部位扣款的月供計畫。麻煩各位看到以上無意義言論,請自動忽略,抱歉!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了解。

      ETF的自動定期交易,我聽說過的只有Sharebuilder,不過並不接受NRA開戶。

      刪除
  19. 投入放著等下次定期時間到了再看就可嚕!

    回覆刪除
  20. rib大大,我只在schwab開戶,為了降低成本,我以schwab免佣etf來建構投資全球
    SCHB取代VTI
    SCHE取代VWO
    SCHF取代VEA
    BWX
    SCHR取代IEI
    SCHP取代TIP

    您覺得可行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然是可行的,這本就是Schwab結合自己的免交易費優惠構成低費用投資組合的促銷策略。Schwab其他免交易費ETF幾乎都是比較昂貴的選擇,最好別碰。

      不過,Schwab相於其他更受歡迎的ETF有幾個常見的不利點:買賣價差稍微高一點,追蹤差異大一點,投資的證券數目少一點(追蹤差異和這點有關)。通常在沒有優惠比較時,對Schwab ETF的評價是──不要只看他比較低的總開銷,其整體費用不見得比較低,但反過來說,他也絕不會是昂貴投資工具。而且他的SCHF被ETF.com挑選為國際已開發股市的推薦ETF,因為其涵蓋Canada,比VEA涵蓋更完整。而且隨著其規模緩慢擴大,或許目前的缺點也有機會慢慢改善。

      我文末有預告一篇整合計算,其中一個構想就是Schwab系列投資組合的評估,不過遲遲沒有動手...簡單的說,單筆投資金額越大,則免交易費的吸引力就越下降(因為價差和追蹤誤差的成本會相對升高)。不過倒底大到什麼程度Vanguard ETF會更划算,就需要實際算算才知道。

      刪除
  21. Rib大,請問一下
    想要把TD的部分ETF轉移到嘉信
    但是想轉出的ETF購買還未滿30天
    這邊應該不會被收到短線交易費吧!?
    有點怕TD將轉出當成賣出收取短線交易費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請問客服,我還沒碰過或聽過這個狀況。如果照條文內容應該是沒有限制才對,但還是寫信確認為妥 (寫信可以留憑據以防意外)。如果問出結果,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刪除
  22. Rib大:
    這篇真是經典好文!
    想多問幾個問題,不知是否適當?
    1. 若是使用TD Ameritrade下單,即時的spread%是否要自行運算?
    2. 若是tradability較差的標的如BWX、WIP,依據spread來下單可能會消耗較多時間成本(等待?),請問Rib大或是諸位先進都怎麼處理這個狀況?
    3. 想請教圖4是如何查得的?網頁點進去研究了幾天,資質駑鈍還是不大知道怎麼查 ><

    回覆刪除
    回覆
    1. 1.目前還沒看過報價系統有提供spread%,不過其實也沒有必要,因為只要把有在交易的幾支ETF的把平均spread$記下來,交易時就很方便了,不需要管spread%,後者只有在比較不同ETF的費用時才會用到,而這個我們需要的是ETF.com的平均spread%,也不是即時報價的spread%。

      2.有點不知道您「依據spread來下單」的意思,如果您說的是目前價差比平均價差大時,要如何處理,其實稍等一下或改天交易都可以,或者自行按中價加上0.5*平均spread%下限價買單也行。

      3.另有後續文章說明,本文忘了補連結了,謝謝提醒。http://ribtw.blogspot.tw/2014/07/bid-ask-spreads-from-tick-data.html

      刪除
    2. 感謝Rib大的回覆!

      1. 我以為下單的時機點是即時spread$ & spread%同時滿足要求數值才是最佳時間點。(依據本篇文章分別是 0.01/0.02%?)請問我是不是有誤解? @@

      2. "按中價加上0.5*平均spread%",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
      X*(1+0.5*spread%),X= 即時報價的中價?

      感謝Rib大和諸位版大的指正!

      刪除
    3. 1.是誤解。既然這兩個數字是可以換算的,所以最小spread$當然就是最低spread%了。不過每股出價是以0.01為單位增減,平均spread$通常是個還蠻穩定的數字,而Spread%則會受價格 (分母) 的影響,文中的價位,0.01的價差帶來的是0.02%的Spread%,然而如果價格不斷上漲,同樣0.01的價差,Spread%有可能會降到0.01%。

      2.X+0.5*average spread$

      刪除
    4. 感謝指教!

      刪除
  23. 忍不住想跟Rib大分享 Rick Ferri的 "3 Costs Investors Must Control". 連結在此 http://goo.gl/NLL3BG

    如文中圖所示,total cost來自(1)結構, (2)行為behavior, and (3)稅。

    之前大家的討論都focus在結構跟稅,例如手續費、匯費、退稅,但我自己覺得最大的問題會出在投資人自己的行為上,特別是行為cost很難被具體測量。

    我的看法是,手續費再低,退稅再周全,都無法彌補缺少投資紀律所帶來的傷害。從這點看來,如果沒有超強的意志力,券商提供的免費交易+便利的交易工具其實是很可怕的誘惑。(冷靜想一下就知道券商為啥要這麼好心地提供免費交易)

    從這裡我想提醒一樣看綠角blog學習投資的朋友,千萬不要忘了,綠角大的意志力/紀律非常人可及(從post的規律+馬拉松可知一二),綠角大做得到的事情不代表你我都可輕鬆做到。而意志力跟紀律大概是採取被動化指數投資-最最最-需要的能力。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要減肥的秘訣就是少吃多動,簡單不過,但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BTW, Rib大,期待你在年度聚會的presentation!
    (自私的期待Rib大能分享控制自己行為/情緒的心得,e.g., Rib大之前提到在13年底下決心簡化投資組合的心路歷程...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篇很不錯啊。

      我分享的內容會有您提到的部分,或者說,我本來能拿出來分享的大概也就是自己實際學習經驗,我自己也期待能夠提供一些借鏡。

      不過,每個人的問題不同,有效的策略應該會不同。行為的改變有時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有些心理陷阱真的很難擺脫。所謂不看盤才能賺大錢,我覺得就是因為很難擺脫投機交易的誘惑,如果很難控制的話,就只能設法減少被誘惑的機會。我自己是直接把短線當成賭博對待,由於我小時候就對賭博有些不愉快的輸錢經驗,所以這一連接上就比較容易處理了。其實很多短線投資的策略,跟所謂賭技真的也沒什麼兩樣。其他的就當天再交流吧。

      刪除
  24. 必問何,
    請留下英文姓名 (Firstname & Last name)才能推薦TD開戶
    嘉信沒有推薦制度,請自行聯絡客服安排開戶專員

    回覆刪除
  25. 請問一下用第一證券買ETF 我想舉例一下,因為有疑惑,假設VTI內扣是0.05,那如果我買100張,是不是這100張都要*0.05(內扣),每年都會扣除嗎,因為第一證券交易一次手續費$6.95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謂"內扣"都是指基金公司直接從基金資產扣除,直接反應在淨值上,和券商無關。

      刪除
  26. Dear Rib,
    版主您好,很開心能看到綠角大以及您這麼精采的部落格分享!小的是新手,還有些疑問有勞您指教了~ 版主您的文章非常專業,但以下問題如果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解說可能會比較適合我XD

    1. 許多人有提到購買外國ETF要注意下單時間,但我沒辦法了解後面的原理:當美國股票開市,但持有ETF之標的若是市場為休息的,會造成折溢價過大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2. 以下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確:國際市場休市時,造成其ETF的淨值參考度無法及時反應實際資產的狀況,所以導致投資人有可能買的當下,有可能是花更多或更少錢購買ETF? 等於是有可能是賺也有可能虧?

    3. 假設買美國市場的ETF,則每天晚上要下單前,都還是會建議看一下此ETF目前折溢價的狀況?

    4. 不知道假設前一天收盤時的折溢價差很大的話,是否到了隔天開盤是等於reset重新開始?還是是延續前一天的狀況繼續看市場交易狀況呢?

    5. 假設到了可以下單的時間(股市已經開盤1小時了),折溢價的狀況還是比歷史大,這樣Rib會建議是否就當天不下限價單?擇日在進行?

    6. 所謂"免佣基金",是如美國券商提供免手續費的ETF嗎?還是免佣ETF跟免手續費是兩件事情呢? 若是兩件事的話,投資人是否僅能從晨星的內扣費用來判斷此這個免手續費的ETF實際上並非免佣金(=內扣過高)呢?

    7. 0050所追蹤的指數是FTSE TWSE Taiwan 50 Index,我查他的簡稱是TW50.L,但同時也有看到一個TWSE Taiwan 50 (TW50U.FGI),不知道這兩個的差異是(我試著查,可是查不太到)?且我用手機試著輸入TW50.L,雖查的到,但卻沒有數字,是TW50.L是舊的指數嗎?

    8. 嘉信目前開戶需要達USD25,000的門檻,資產總額達USD10,000可申請VISA卡及ACH,想請問綠角,若是開戶完畢且申請完附加服務,餘額+資產總額不小心低於USD10,000,VISA和ACH是會即刻被停用嗎?

    謝謝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12如您所述

      345見仁見智,因為還要考慮投資行為的問題,就成本考量當然會覺得看一下比較妥當,但有時候看了就會想很多,結果反而徒增煩惱或無法維持投資紀律,那就因小失大了

      6 免佣基金此一名詞不適用用於ETF,雖然ETF也是基金的一種類型,但免佣基金一般是指傳統方式從特定銷售管道買入的共同基金,其佣金是基金公司決定。ETF是透過交易市場買入,券商收多少交易手續費由券商決定。有些券商提供ETF買賣免交易費的優惠,雖說這鐵定有互利之處,但其背後是否有實質的補貼,這我並不清楚。如果有人知道的話,還請賜教。

      7 這您要自行詢問提供信息的網站。各種資料管道是否正確,可以請自行和台灣指數公司的資料比較:
      http://www.taiwanindex.com.tw/index/index/TW50

      8 這個我不清楚,請直接問券商。既然有中文客服電話的,不妨善加利用。不過依常理判斷,就算真有維持門檻,一般也不會是"即刻",通常都是取個平均值或是特定時間點,甚至不一定嚴格執行。例如第一理財曾經有陣子低於一定額度要收帳戶維持費,我要結清關戶時券商還是來電請我保留戶頭,表示不會有任何負擔,歡迎我隨時重新匯入資金使用帳戶。

      刪除
    2. 再補充一下免佣基金的問題,這部份和台灣很不同,所以很容易弄混 (雖然這知識目前實際上用不太到,因為大多美國共同基金已經不讓外國人買):

      如果透過券商單筆買入免佣基金,雖然沒有按比例計收的佣金,但需要付共同基金交易費 (按筆計費,但後續定期定額不用收)。有佣基金會按比例計收佣金(從投資金額中扣除而非另外收,後續定期定額仍要收),但不需要收交易費。另有一種免交易費基金(NTF funds),類似台灣這邊的B股,不收佣金也不收手續費,但內扣費用較高。更詳細的說明請見綠角: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07/05/blog-post_936.html

      刪除
    3. Rib大,謝謝您的回覆。關於我先前有一個問題,不知道Rib大是否知道市場實際的運作方式:
      4. 不知道假設某ETF前一天收盤時的折溢價差很大的話,是否到了隔天開盤是等於Reset重新開始?還是實際上是會延續前一天的折溢價狀況繼續變動呢?
      謝謝您!

      刪除
    4. 不太清楚您在問甚麼,不過還是試著回答:

      折溢價 = (ETF市價/ETF淨值-1) × 100%
      ETF淨值 = ETF總資產 / ETF總股數

      ETF的資產價值即其組成證券的價值。如果是問晨星提供的即時折溢價,以美國股票市場ETF來講,開盤後ETF和其持有證券都會有開盤價、收盤會有收盤價、任何一個時點都有各自的即時折溢價,無所謂延續不延續。

      如果您問的是基金公司公布的的折溢價,那個是非即時的,是每天根據收盤時的中價或收盤價結算,所以我們只會看到前一個交易日的數字,開盤後的狀況基本上只能靠猜的 (試圖抓趨勢仍舊是猜)

      刪除
    5. Rib大您好:謝謝您的說明,假設以ETF來說好了,假設某支ETF收盤時每股溢價0.5元,那在隔一個工作日開盤時,這個溢價0.5元的狀況還是存在的嗎?市場在隔一個工作日開始運作時,我猜想這個溢價0.5元應該是還在的,所以才會有套利機制運行去縮小折溢價?

      如果我上面理解是對的的話XD,所以有可能連兩日,某支ETF的折溢價%都頗大,而不會有所謂第一天折溢價是10%,隔天開盤是就回到0%重新計算,對吧? 謝謝!

      刪除
    6. 您對ETF折溢價念的理解有誤。折溢價根本沒有連續性可言,無所謂在不在。前一天收盤折溢價是10%,隔天開盤(即時)折溢價就回到0%完全是可能的,但那不是您說的"重新計算",只是ETF買家的出價變得保守了,更趨近其實際價值而已。

      至於ETF套利機制,雖然其實際操作方式我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套利因市場不斷波動和交易的時間差一樣有風險,只不過價差越大、兩邊交易的時間差越小,風險就越低。我不相信會有套利交易者想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來考慮今天的交易(我說的是專業人士,而不是自以為抓住趨勢的散戶),就算晨星那種盤中參考價相信也不能滿足其需求,他們會有自己更快速、即時的估價和交易管道(我看過的文章是這樣說的)。

      刪除
  27. Rib大,看來我理解真的差的有點遠XD,但這好難懂喔(太抽象了)。我覺得滿好奇的一點是,為什麼假設前一天收盤時的折溢價是10%的話,隔天開盤”當下”不會是10%呢?中間休市的時候如果沒有交易,10%又是如何變成5%或0%? 當然可能開盤後有可能會變回0%,但是市場開放交易的當下,不是應該延續前一天的收盤狀況嗎?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開盤之後當然就會有開盤價了啊,沒有沿用收盤價當開盤價的道理。如果您說開盤價還沒出來之前...那有甚麼意義嗎? 那個價格已經是過去式了,買不到了。就算是盤中,你看著現在的價格出價也不一定就買得到,沒人真能預測下一個瞬間的價格變化。

      或許不是難懂,而是思考的慣性和本能讓人產生錯覺,總覺得證券價格波動是條波動變化的曲線,但事實上那只是把獨立的點連起來而已。

      刪除
  28. 請問大大,如果我買進某相同投資標的,分三筆買入,然後一次出清,這樣賣出的交易費是算一筆還是三筆?投資標的是股票、ETF或基金是否有差異?

    回覆刪除
  29. 請問聽聞,歐洲、亞洲債券etf次級成交量都不大,甚至低於現金申贖的一個basket,折溢價要如何收斂?
    另外,聽聞歐美亞的債券etf基金盛行block trade,參與者有無資格限制,比方我只是一般的公司行號,可以在市場對不特定機構進行block trade的報價嗎?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是大戶,那就問錯地方了。如果只是小散戶,就不要想太多了。

      慎選適合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方法才能真正有效降低成本減少犯錯。又不是甚麼有夢最美,非要搞個貴鬆鬆的投資方法來實現自己想像中的美好投資組合,就是不切實際了。

      刪除

求助時請將問題說明試算表分享連結或其他個人資訊分開成2個留言,以方便發表及回復求助說明的內容,並保留個人隱私不公開。